11/14受到Kingstone的邀約, 彷彿去了趟香港西環, 在八十八個琴鍵中遊走, 被動人的旋律串起的故事, 在我眼前漫步, 在去年, Kingston成功以”記憶月台”代出品牌的厚度、高度, 突破以往產品廣告印象, 以真人真事改編, 拍攝出感人肺腑的微電影, 今年當然, 毫不遜色, 製作團隊再次賺人熱淚, 讓不少雙雙眼打轉著眼淚, 而去年的倫敦地鐵場景完全MIT, 在林口以全人工成功打造倫敦地鐵, 今年當然比照辦理, 全部MIT以電影規格製作出香港西環, 連在鏡頭沒帶到的小部分, 都以最高規格製作, 從叮叮車道霓虹燈, 彷彿置身香港西環, 成功讓世界看見台灣軟實力, 也把Kingston所強調的溫度帶給觀眾.
《當不掉的記憶》以90年代一間香港老牌當舖作為背景,透過當鋪老闆的雙眼,見證一對父子跨越時空傳承的情感。全片維持Kingston微電影一貫的風格,捨棄了產品導向的溝通方式,將焦點聚焦Kingston最重視的核心價值—人。故事巧妙地藉由USB串起父子之間共同的興趣愛好,也代替父親傳承了對兒子的掛念和期許,讓兒子能夠永久保存這份「當不掉的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片尾出現的USB隨身碟,正是Kingston早期推出的產品,展現了多年來Kingston守護記憶不變的決心。全片原汁原味的香江街景,則是請到去年打造《記憶月台》的原班人馬,從當舖的內外裝潢、霓虹招牌、到香港招牌的雙層電車,全都交由台灣的製作班底精心打造,就連電影配樂和故事發想,都由台灣的創意團隊一手包辦。Kingston也希望透過這部微電影,能讓台灣的文創軟實力能夠在兩岸三地的華人市場再次發光。
▲在誠品現場以電影規格投影幕述說感人的故數
▲在現場左手邊也有擺放許多故事中出現的布景, 串起故事整體主軸
▲產品成功融入電影主題, 將產品溫度帶給觀眾
▲這次也非常用心的搭配電影的部分做出了微小說
▲真實當鋪布景, 營造香港西環特殊氣氛
▲梁修身、梁正群, 講解拍攝幕後辛酸、快樂
▲會後, 參與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