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就有想過要購入音效卡, 不過也都只是遠觀, 
直到最近內心小惡魔按耐不住, 就光華了一張Creative Sound Blaster Z, 
整體外形也讓我內心有些衝動… 太搭我的主題了, 那就往下捲動, 進入主題吧!

 
 
▲首先, 彩盒, 整體配色紅、金, 字體特別燙金處理, 還有一個小透視窗, 質感不錯!
 
 
▲背面大概是一些特點, 值得一題的部分, 有內附一個Mic, 搭配音效卡有做優化
 
 
▲脫去彩盒, 內包裝為靜電刷毛材質, 旁邊一包就是線材啦!
 
 
▲所有內容物, 包括音效卡、驅動光碟、線材、Mic
 
 
▲音效卡本體, 上蓋為金屬材質, 紅色金屬質感烤漆很正點, 重點是有一個景觀窗xD 不過是說上機也看不到…
 
 
▲PCIe金手指特寫一下
 
 
▲黑色PCB板, 強國製造、組裝 T__T
 
 
▲電容全選用Nichicon金殼電容, 用料比上一代好! 針腳部分為前面板音源輸出
 
 
▲附的Mic, 經過自家調校, 有變聲功能xD 還有Crystal Voice能增益Mic與微調
 
 
▲數位光纖In put, out put都有, 接下來排排站的就是5.1聲道輸出啦!
 
 
▲在音效卡本體上標示的接口其實滿佈明顯的, 不過說明書上有一一幫你標示出來, 接線時可能要參考一下 xD
 
 
▲整體上機感覺, 就… 紅紅一片這樣
 
 
▲認真一點, 近攝, 與下方780相比, 大概只有一半長度, 音效內部LED沒什麼遮蔽, 某些角度稍嫌刺眼, 不過身為光汙染者是沒在畏懼這區區兩顆LED的
 
 
▲接下來進入驅動部分啦, 第一項可以調整SBX的部分項目, 右上方灰色框框還有超炫砲影片給你測試音效xD
 
 
▲第二項主要就麥克風的調整, 中間有個FX可以玩變聲, 打SK對朋友惡作劇xD
 
 
▲第三項部分, Scout Mode, 針對射擊遊戲的腳步聲定位優化, 在CSGO中使用整體聲響會稍微變小聲, 腳步聲變稍微大聲, 方向性更為清楚
 
 
▲第四項是喇叭、耳機的設定, 簡單來說就是喇叭耳機都插上去, 可以做切換, 再也不用拔來插去, 還可以個別套用設定檔
 
 
▲劇院效果, 可以選擇編碼器, 當然也能不選, 個人偏好杜比, 給他選下去就立即套用囉
 
 
▲混音器部分可分別調整音量, 以及收錄音量等等
 
 
▲等化器非常普遍的樣子, 有幾個模式提供選擇, 當然也能夠輕易地自訂
 

結論
Creative SoundBlaster Z ,
個人使用設備為Razer Tiamat 7.1 以及Razer Leviathan, 
在喇叭的表現上, 
比起原本以Razer Surround模擬環繞有著大躍進的成長, 
高頻更為乾淨, 中頻穩定許多, 低頻更加渾厚、沉重, 
在樂曲中能夠輕易地聽到樂器聲, 分離感乾淨、清晰, 而在環繞性上, 
更加真實, 不過這邊要講一下, 當然也要與喇叭保有適當距離, 
整體表現來看個人認為大約提升30%~40%, 再來說到耳機部分, 
個人沒有玩到發燒音響以及音樂設備, 發燒友就將就一下xD
拿了目前在使用的7.1聲道耳機, Taimat 7.1, 整體來說, 
音質也同樣有顯著的提升, 比喇叭更有感覺, 
可能是音場較好建立等等諸如此類的關係, 在高頻提升稍較不明顯, 
中頻就有感覺了, 更加穩定、紮實, 低頻是最有提升感的部分, 
更加低沉、渾厚, 力道也變得充足許多, 多到我要把SUB關小一點… 
在環繞性上, 耳機部分提升也非常有感, 在聽有些歌曲
真的以為後面有人在敲東西… X!好可怕… 
後當然要聲明一下, 以上皆為個人淺見分享啦, 
還請各位發燒界的英豪多多指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個隊友九個坑 的頭像
    十個隊友九個坑

    十個隊友九個坑 - 與3C的瘋狂邂逅

    十個隊友九個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